道教

茶与道文化

道教与其他宗教有个大不同处,信长生不老,羽化飞升。道教不信天命,不信业果,以生为乐,在静观默察之中,清净无为,坐忘虚心,以素朴人性与诸物本性自然契合。我以为道教的这种精神,是最易贴近于茶的本性的。

老妇人 道教 天台山 道人 玉液金丹 2025-08-15 09:07  6

寺、庙、观、宫、祠堂

寺庙,虽然经常被一起提及,但“寺”和“庙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途。简单来说,“寺”寺主要指佛教寺院,是僧侣修行和供奉佛像的场所,而“庙”则更广泛,可以指供奉祖先、神祇或纪念历史人物的地方,比如家庙、孔庙、关帝庙等。

祠堂 道教 鸿胪寺 白马寺 内丹派 2025-08-02 03:57  3

为什么宗教会存在?

宗教出现以后,很多人都信奉宗教,并不只是没知识没文化的农民信奉,还有很多知识分子也信奉宗教。似乎宗教存在有一定的意义,而且对人的成长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。果真如此吗?

宗教 道教 传教士 儒教 统治阶级 2025-08-13 14:18  3

为什么近年道家思想盛行?

今年是“五四运动”106周年。1919年“五四运动”意义深远,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。其后的30年波澜壮阔,新中国1949年成立,中华民族重新崛起。过去76年来踔厉奋发,到今天成绩斐然,积聚动能,现正加速度向前迈进中。笔者留意到自从2019年以来,过去6年间有不少

道教 武圣 文昌帝君 文昌星 关帝诞 2025-08-11 10:41  4

唐朝为何崇奉道教

道教自东汉创立后,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演变,至唐代进入了兴盛时期。唐初,道教被列为儒释道三教之首位。道士的社会地位在唐代显著提高,人数不断增长,宫观遍布全国。道教的经典图书也日益增多,并汇编成《道藏》。许多著名的道教学者被皇帝召请入宫,询问政事,讲道说法。他们对

唐朝 道教 宋老生 王远知 楼观 2025-06-26 09:11  9

王卡丨楼观道教的来龙去脉

楼观道是以今陕西周至县终南山下的楼观台为中心,传播于关陇地区的一个道派。据道书记载:终南山北麓的古楼观台原是西周大夫尹喜的故宅,因尹喜在此结草为楼,观星望气,故称楼观。相传周昭王时,老子西游过函谷关,关令尹喜登楼观望,见有紫气东来,预知神人将至,乃迎接老子至其

道教 尹喜 楼观 楼观道教 楼观道 2025-06-25 11:13  6

从神话传说看昊天上帝与玉皇大帝,一文带你读懂二者区别

神话,作为人类文化的璀璨瑰宝,承载着各个民族的历史记忆、价值观与想象力。从古希腊神话中宙斯的雷霆万钧,到北欧神话里奥丁的神秘莫测,再到中国神话体系的博大精深,这些故事跨越时空,深深烙印在人类的文化基因中。在中国神话的广袤天空里,昊天上帝和玉皇大帝宛如两颗耀眼的

道教 民间信仰 昊天上帝 玉皇大帝 神话传说 2025-06-21 16:21  7

得道真谛揭秘:这才是千年道教核心奥秘

汉朝张道陵让富商观察呼吸,领悟一呼一吸间阴阳转换、太极之理,富商虽未得神通,却在生活各方面顺遂长寿。唐朝钟离权以“黄粱一梦”让吕洞宾明白荣华富贵如梦幻泡影,真正的道是从虚妄中解脱,回归本真。宋朝王重阳告诉年轻人,修道追求的长生是精神与大道合一,要清心寡欲,返璞

奥秘 真谛 道教 尹喜 得道真谛 2025-06-20 00:55  7

元代道教影响下的书家类型 ——兼谈“清玄”书风

内容提要:元代道教与书法艺术的互动是特殊历史语境的产物。在异族统治和文化政策宽松的背景下,道教因与政治结合而提升了地位,书法成为道家思想的重要载体。文章将受道教影响的书家划分为三类:入道受箓的道士书家(如张雨、吴全节、方从义等),以符箓书写和经卷抄录为修行方式

元代 道教 书风 元代道教 方从义 2025-06-12 08:54  12

何安平:南宋皇室与茅山道教关系考论|202506-45(总第3109期)

茅山是南方道教的中心,在两宋之交,受战火波及,损失严重,但在朝政稳固后,很快再次受到帝王的支持,在高宗时期得以恢复,三茅信仰凭借宁寿观等道观也在临安渐次传播,获得了士大夫群体的青睐。宁宗皇后杨氏选择茅山受道箓,虽然其主观上可能不是出于宗教信仰,但客观上对于茅山

茅山 南宋 道教 何安平 茅山道教 2025-06-11 14:41  13

郭象:道教与哲学的交汇点

在中国哲学与道教的历史长河中,郭象这个名字或许不如老子、庄子那样耳熟能详,但他的贡献同样不可忽视。作为魏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,郭象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学思考,成为道教经典《庄子注》的重要注释者之一。今天,我们就来探讨郭象的生平、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。

哲学 道教 哲学思考 郭象 庄子注 2025-06-10 07:47  11

从兴王世子到嘉靖皇帝:朱厚熜的传奇一生

正德二年(1507 年),朱厚熜在兴王府呱呱坠地 ,他自幼便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聪慧,对诗书礼仪展现出浓厚兴趣,学习起来如饥似渴,小小年纪就颇为精通,也因此深得父亲兴献王朱祐杬的喜爱。王府中的岁月,是朱厚熜成长的重要阶段,在诗书的熏陶下,他逐渐积累着知识与涵养,为

皇帝 嘉靖 道教 嘉靖皇帝 朱厚熜 2025-06-09 09:51  8